体育总局的素质教育阴谋

最近体育总局搞出了一个幺蛾子, 就是运动员都要体能测试.游得再快,球打得再好,没用,体能不行就不能进决赛. 所以就出现了预赛破纪录的人没法参加决赛的奇景.

这当然不合理

对一般人来说, 体育是跟”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挂钩, 提到它,就是要和”全面发展”挂钩. 多年的素质教育宣传,大家已经被训练的很驯服了.

运动员不需要全面发展

可对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来说, 体育是应试到不能再应试的东西了. 一切都是为了比赛结果.

比如美国女子接力,在奥运会上都可以单独重跑一次的.规则也是比赛的一部分, 不爽不要玩. 女子4*100米接力美国掉棒重跑晋级 中国两次申诉被驳回_央广网

运动员就是要偏科

其次, 不同运动员之间的要求千差万别. 你看一下他们的体型就知道了.

运动员体型

马拉松和其他

你看这个马拉松运动员和两侧猛男一比,都快像是营养不良了. 而那个长跑运动员和他体型倒差不多

不同的体操

同样是体操,也不一样

高矮胖瘦

我觉得这绝对是故意的

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来, 运动员是”异化”的人类. 为何异化? 为了奖牌啊.

要求海豚在陆地百米赛跑里面达到同为偶蹄类的羚羊的及格线, 怎么想都不对头.

总局要是能让这种素质教育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让奥运会在比赛前所有参赛的运动员都体测一遍.我就认为总局英明神武. 不然的话, 接下来我就开始阴谋论.

里应外合 -> 体育产业化

毕竟上学的时候也经历过”全民”讨伐应试教育的盛景,全民不全民不知道,反正当时电视台是火力全开, 毕竟当时也没啥其他媒体. 然后现在教育啥样大家也都看到了.

更远一点, 提到国企, 各路经济学家一窝蜂的骂效率低, 可80年代国有企业为了吸纳”多余”人口, 是按上级要求故意冗员的.

80年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度过了这场危机,这些措施最初就被定义为改革。类似的措施在60年代也被定义过,只不过那叫调整。所以我才说,危机砸在城里就会有调整或改革。如果有人把这套危机的对应政策意识形态化地对应为某个领导绝对正确,那也没意见。总之,早年国企的低效率不是国企自身的问题,是因为政府在80年代让企业五个人的饭十个人吃。到了90年代,政府又说国企人浮于事没效率,搞”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反正理都在政府手里。 —-温铁军:八次危机与软着陆 http://www.aisixiang.com/data/59161-3.htm

有了以上的记忆. 我个人认为: 总局是故意搞事, 等到在奥运会这种国际大赛上搞出个惨烈的滑铁卢之后,再里应外合配合舆论搞臭砸烂现在这个还能拿金牌的体制. 为体育产业化铺路.